发布时间:2024-12-15
德语语法中的零冠词,你了解多少?特别是阳性中性名词的用法,是不是总让你感到困惑?别担心,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零冠词阳性中性名词的奥秘。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让你轻松掌握这类名词的用法和搭配,助力你在德语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无论你是想要提升语法水平,还是为考试做准备,这篇文章都是你的不二之选。
但是,零冠词(Null-Artikel)、即没有冠词而直接用定语形容词修饰的名词,在这两个格下就没有这种可以简单记忆的好处了,而是按照下面表格:
这时就有些学习者观察出来了,哎,怪了呀,零冠词情况下在阳中名词前,如果加词尾的话,难道不该加-es吗?为什么就好像仍然前有冠词一般加-en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提及一位德国学者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这位学者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是实验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先驱。
为了研究人类学习活动、遗忘和记忆之间的关系,他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参加实验的自愿者分为三组,并给予每组人同样多信息量的三篇不同文本。
在第一组所得到的文本中,音节信息呈无规则排列;第二组的文本是散文体;第三组的则是一篇格律诗歌。
与试者有同等长度的时间来背记各自所得到的文本内容,并在那之后得到同样长度的时间将背记住的信息脱稿写下来,以比较不同文本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在间隔同等长度的时间后,与试者被再度要求回忆并写下所背记的文本信息,来比较不同文本被学习者遗忘的速率。
那么,哪个文本被记得比较好比较久?哪种背记最困难、又被遗忘得比较快呢?
实验结果正如很多读者们猜到的那样,第三组的诗歌文本背记效果比较好、记忆也比较持久;占领另一个极端的则是无序音节的第一组啦。
艾宾浩斯由此得出结论,人的学习和记忆是建立在样式识别和规则联想的基础上的。
我们可以以人类历史上很多流传甚广、影响也极其久长的文本作为例证,例如中国的唐诗、阿拉伯文明的《古兰经》或很多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格萨尔王》是其中一例):它们不约而同都具有押韵或诗歌形式的特点。
在各种文本形式当中,诗歌体裁比较便于信息的记忆、维持得也比较久,这也就导致了接下来的语法现象,即:des的失踪。
让我们来看一句德语诗歌
die Sage des alten Landes
(“古国的传说”)
在这句诗歌里,我们选取德语本源词Sage,alten和Landes。用意是因其从词源学上讲,均来自古日耳曼语,因此具有大多数德语词汇的典型特征,即先重后轻(重音在d1音节,后跟一个轻音音节)。
总结来说,这句诗歌具有德语语言史上源远流长的大多数日耳曼语语源诗歌重音位特征,因而在语言学研究上被视为具有代表性。
从词尾来看,这句诗歌包含一个第二格下、中性词Land前,具有定冠词的形容词词尾;它本身没有任何错误。
问题是,这个des破坏了诗歌的韵律,也就是以“轻重轻重”重复为特点的抑扬格(Jambus)韵脚。假若去掉这个des,本句将成为完美的抑扬格,即:
die轻
Sage重轻
alten重轻
Landes重轻
连起来读,轻重轻重轻重轻。诗歌的韵律感得以保持。
但是从实用性上呢?
如果诗人拿掉这个des,读者是否还能辨认出,这个Landes位于第二格?
可以的,因为其后的-(e)s已经将其标记为Genitiv-s,如Peters Buch,Annas Auto一般。那么,就把这个多余且破坏韵脚的des去掉也不会影响理解了。
可以想象,就如同这一句诗歌一般,千百万句德语诗歌在历史长河的演变过程中,都遵循着同样的方式,为了保持韵脚而去掉了多余的des;这也导致出现了新的表达形式:
die Sage alten Landes
(“古国的传说”)
也就是阳中名词在零冠词情况下,在定语形容词词尾后加-en。
而这个形式由于诗歌体比起其他文本形式更容易被人们所记忆,就逐渐替代了在这种情况下,本应的定语形容词词尾变化规律,变得仿佛与有定冠词时的词尾相同了。
那么沿用刚才讲的知识,好动脑筋的学习者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阴性名词在零冠词的情况下,定语形容词词尾就不能也只按-en变化呢?(提示:考虑阳中名词在第二格下要添-(e)s这一事实。)
如果学生们对德语感兴趣,可以定制德语专属精品课程,量身定制适合的学习方案,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们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言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更多新闻详情进入南京欧风德语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