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乐问乐学!

1589012557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首页 机构动态 干预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障碍,需遵循哪些原则?

干预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障碍,需遵循哪些原则?

发布时间:2024-07-19

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情绪行为障碍,这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在干预这些行为时,我们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本文将为你介绍干预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基本原则,让你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改善情绪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关注行为功能,强调积极干预

采取积极干预的措施是家长和老师首先坚持的一个原则。家长和老师只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闭症儿童,尤其是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自闭症儿童,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所面临的困难。问题行为的出现,反映出孩子所具备的能力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应该从问题行为的功能出发,找出问题行为的前事、行为以及在行为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最后进行整合分析。与问题行为功能一致的行为,很有可能发生迁移或者转移到新的情境中,基于行为功能的干预过程会更有可能阻止这种转移的发生,因而会有更高的效率。

干预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障碍,需遵循哪些原则?

二、教师引导为主,诱发主动干预

教师在强调积极干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时,要发挥儿童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引导孩子主动接受干预措施并积极参与干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娱乐性、节律性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接受干预措施,并且比较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参与于预过程,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一个患儿对于做作业非常紧张,每当做作业的时候他就惊恐不安,害怕遇到困难,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担心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但是他对于音乐非常感兴趣,听音乐的时候他会感到轻松和愉快,那么我们可以在音乐背景下逐步引导孩子做作业,不断鼓励和赞许,使他能够主动参与做作业的练习。

三、早发现早干预,长短期目标结合

自闭症儿童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当情绪和行为问题处于轻微程度时,及时给予干预更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反之,如果不引起重视,也不采取干预措施,很可能这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甚至给他人、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也为干预带来难度。在干预过程中应该注重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在短期目标中应该着重干预孩子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行为改变技能、自我保护、危机处理、生活自理等目标,中期可以加入一些社会技能训练和社会交往训练、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训练;长期目标需要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质和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等。

四、针对儿童需要,建立综合干预

综合干预包括两层含义:

首先,不仅要根据儿童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缓解或消除个体的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还要帮助个体习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学业方面的知识、学习方法、与人沟通的技能等。很多患儿频繁地表现出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面对许多自闭症儿童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时,应该将其与孩子的言语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功能康复相结合,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康复。

其次,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不仅是教育康复工作者的职责,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区的支持。情绪和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如果能尽量消除这些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可能自然而然会得到缓解。另外,孩子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之中,单单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干预行为较为单薄,教师可以结合家长、同学等资源全面投入干预过程,比较大限度地发挥干预效果。

更多新闻详情进入成都博爱儿童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