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乐问乐学!

1589012557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首页 机构动态 自闭症康复训练有哪些常见误区?

自闭症康复训练有哪些常见误区?

发布时间:2024-04-30

自闭症康复训练是帮助孩子克服障碍、提升能力的关键过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长们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本文将为您揭示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常见误区,帮助您避免走入误区,更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康复之路。

一、康复训练能治好自闭症

许多家长把“治好”理解为“治愈”,即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消失,大脑生理异常情得到全面改善。其实,通过康复训练而治愈的自闭症患者几乎没有。但是,经过科学的训练矫治,使孩子生活自理,甚至独立生活,并获得良好发展状态的却有很多。

自闭症康复训练有哪些常见误区?

有些自闭症儿童在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来,有的人已经进入了大学,有的人能够成功就业(尽管是辅助性就业)。但从他人的评述中,仍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举止有自闭症的痕迹,只是这已不再是将他们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的障碍。能够达到这一程度的自闭症孩子只是极少数,而且与他们得到长期、良好的康复训练分不开。

二、训练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某个知识

无论采用哪种康复训练体系,首先,训练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儿童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快感,提高他们在社交中的主动性和自制能力,而不在于学会了什么。因此,老师和家长无论与孩子做什么活动,都要他在愉快的交往中,体验到完成课题的成就感;激发他主动参与的内在动机;帮助他建立人际交往中“是”与“非”的概念。

无论是哪种训练方法,无论在实施过程中行哪些项目,都只是手段,其目的都是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比如,训练患儿认识颜色只是手段,目的是让他在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人交往的愉快,只有这样才能为他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三、训练效果是孩子的认知能力进步

比如,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康复训练的目的仅仅是让自闭症儿童学会识别颜色,因而在训练过程中强迫孩子长时间被动配合,结果就是孩子可能学会识别几种颜色,但对训练活动产生恐惧和厌倦的心理,这只会破坏自闭症儿童潜在的社会适应能力,甚至使他们越来越难以与人配合。所以,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孩子识别颜色,识别颜色是与孩子交往的手段,而愉快的交往才是目的。家长或老师的任务是让孩子在愉快的交往中学习识别颜色,并在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要想顺利融入社会生活,首先要“乐意参加”,而不是靠被动的压力。研究证明,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感知及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时,家长或老师与自闭症儿童之间的关系是关键。能否建立融和的关系是衡量这项训练是否有效比较重要的标志。

更多新闻详情进入成都博爱儿童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