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孩子常见的特点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在干预孩子的刻板行为之前,你必须要知道哪些方法呢?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孩子的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分为几类:
刻板的动作:类似反复的摆弄手指,胳膊甩来甩去,摇晃头部或身体,甚至出现撞击头部等自伤性行为。
刻板的思维:有些自闭症孩子执着于一件事,比如吃饭必须用同一件餐具,桌子和椅子必须摆在固定位置,走路必须走固定的路线,只选择带轮子的玩具等等。很多规则和秩序都在大脑中形成定势思维。
刻板的语言:要么不开口,要么只会鹦鹉学舌,反复模仿一句话,或者只会自言自语说一些无意义的语言。在用词和组织语言方面比较单一。
刻板的规则: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干预,比如必须要自己开门,要自己按电梯,不许别人关灯,即使下雨天也要打开窗等等,基本上拒绝更改任何规则。
刻板行为的底层逻辑和原因是什么?
实际上,干预自闭症刻板行为,没有统一的方案,甚至都不能用同一种策略。因为自闭谱系的孩子表现差异很大,患病程度也不一样。从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原因分析谈起
1、神经生物模式。
这些行为是由身体机理或神经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所引起的,刻板行为与基底神经节的改变,以及大脑额叶以及操作功能或执行功能有关。如果这一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便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出现刻板行为。相应的执行功能障碍则会导致孩子对自我行为的调控能力减弱,而不恰当行为增加,很难掌握适应性行为,这和自闭症儿童无法以常规形式表达和控制行为的表现相一致。
2、行为模式。
从行为模式角度解释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主要包括:感觉性正强化、感觉性负强化、社会性正强化与社会性负强化四种。
感觉性正强化
有的自闭症儿童喜欢把碗摔在地上,儿童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并在有机会的时候又继续将它们摔碎,这时候儿童可能是喜欢听碗摔碎的声音,这种声音刺激了儿童的听觉才导致他们不断的摔碗,这就是感觉性正强化的过程。
感觉性负强化
而当自闭症儿童的某些刻板行为让他们避免了不喜欢或不舒服的感觉时,就使得他们继续使用该重复性行为进行感觉规避,这就是感觉性负强化。比如自闭症儿童可能通过不断揪头发或上下牙齿咬紧避免了头皮以及牙齿的痛痒感。
社会性正强化
社会性强化则带有交流和沟通的性质,比如说自闭症儿童为了引起关注或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他们就会通过某种刻板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社会性负强化
而有的时候自闭症儿童不喜欢某件事情或者东西时,也会通过刻板行为来达到逃避的目的,这就是社会性负强化。
刻板行为的干预要掌握几个原则
看完上面2个原因分析,给家长们提个醒,在刻板行为的干预上,要适度而为,不要做 的完美主义者,我见过很多家长在这方面犯了错,导致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些刻板行为,属于神经机制障碍,干预起来尤为不易,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而行为模式等原因引起的刻板行为,它带有社会行为属性,相对来说,这才是我们容易介入的机会。
相对来说,如果孩子的刻板行为,出现的频率不高,不影响日常训练学习,没有带来危险和自伤性伤害,那么我们先考虑干预其他重点问题。
不是说这些刻板行为不理不睬,而是在结构化教学中,适当插入该方面的训练,比如用转移注意力,轮替,行为打断,视觉提示等方法,循序渐进的改变这些刻板性行为习惯。
另外,鉴于自闭症刻板行为多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发生,为了避免出现更多自我刺激情况发生,家长一定要注意多陪伴孩子,做好质量的互动,避免他们无事可做,从时间和场景上安排更丰富的活动,只要你提供的外界刺激足够多,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减少。
最后,提醒家长,刻板行为干预的办法很多,但千万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比如过多的沉迷于桌面游戏引导,单一场景和模式一旦脱离,孩子的刻板行为就会不断反复。
更多新闻详情进入重庆江北博爱康复中心